四月的巴林草原,草长莺飞,暖意融融,生机涌动。俯瞰大地,精准扶贫热情绽放;推进电商扶贫,巴林右旗正在路上。
从“输血救助”到“造血共赢”,从“精准扶贫”到“创新机制”,巴林右旗电商中心按照旗委、旗政府的部署,瞄准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贫困地区聚焦发力,组织精锐力量,晨出暮归,调研走访,手把手教学,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探寻出路,增强内生动力。4月25日—4月27日,电商中心深入到大板镇前进村、红星村、莫日古其格村开展电商扶贫活动。为了保证活动取得实效,电商中心提前深入到三个嘎查村对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自有产业情况进行详细调研、为贫困户制定培训计划并探索脱贫致富路。根据调研和村委会推荐在每个村确定了10户贫困户进行帮扶,对贫困户家中有农产品的免费帮其销售,对家中没有农产品的联系本地的特色产品冠名给贫困户进行代理销售,所得利润尽归贫困户。通过此举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了可实现的帮扶产品和营销途径。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当电商中心的扶贫队伍到达村委会的时候,村委会负责人、贫困户和农牧民群众都表现的极力支持和热烈欢迎,电商中心带给农牧民群众的不仅仅是几款商品,更是一份份新的希望。电商中心工作人员用平实的言语为为农牧民和贫困户深入浅出的讲解了电商扶贫途径和电商知识。并手把手的教贫困户使用微信朋友圈推广农特产品和代理产品。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耐心讲解,百姓脱贫愿望强烈,看到脱贫出路,大家表现积极,推广自己的农特产品和代理产品,村民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扫码下单、现金支付,一时间现场忙的不亦乐乎,所有商品一抢而空。
大板镇前进村贫困户李凤林拿着手机跃跃欲试,他想体验网销乐趣,在村第一书记唐丽娜的指导下他通过扫码支付买到了心仪商品,还通过向亲戚推荐扫码支付购买了自己代理的商品,为自己增加了收入。他连声道“这真是神奇,我把二维码推荐给在大板的亲戚,他一扫码直接付了款,我自己就赚到了钱……”
大板镇莫日古其格村贫困户李学海拿着电商中心为他设计的代理商品二维码向村民推广商品,乡亲们看到李学海的热情,纷纷拿出手机扫码下单。李学海表示,他要把二维码推荐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激发大家购买欲,为自己增收。
活动后,电商中心深入到部分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寻找出路,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并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电商中心愿意和他们一道努力脱贫致富。
大板镇前进村的残疾贫困户刘景香在活动后找到电商中心工作人员,道出了她的诉求“我家去年种了4亩水稻,年前加工出来的大米,可是我这亲戚朋友也不多,行动不便,卖起来就很费劲,到现在还剩很多卖不出去,很着急,你们能不能帮帮我?”。电商中心立刻安排刘景香将大米送到电商中心仓储物流分拨转运中心,免费为其提供仓储、平台的使用,并动员所有员工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刘景香的1284斤大米所剩无几。
经过在三个村的电商扶贫活动为贫困户创新方法、手把手教贫困户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面向全旗推广他们自己代理的商品,仅3天销售额27352.7元,为贫困户增收6052.2元。
巴林右旗电商中心创新方法,利用微信朋友圈做起了大文章,这样既可以推动农牧民依靠电商发家致富,也是对农村牧区经济的一种新的“造血”。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农牧民开阔了眼界,电商中心摸索出了新的方法,让电商扶贫这条路会越走越宽,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电商中心近期将在全旗继续遴选出不少1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为其制定代理商品以及对外代销其自家生产的农畜产品,增加收入,激发内生动力,帮其脱贫致富,该项帮扶工作后期还将进行更广泛的开展。
巴林右旗电商扶贫专项工作自2016年开展实施,由旗商务局、扶贫办主管领导,旗电商中心具体落实,截至目前,累计已开展电商扶贫专项培训57期,通过电商帮买、电商帮卖及促进产业带动扶贫等方式惠及全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00多名。巴林右旗电商中心将不遗余力继续开展电商扶贫工作,晨光熹微,他们调研在路上;阳光潋滟,他们扶贫活动在路上;日渐黄昏,他们走访慰问依然在路上。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苦干实干,凝心聚力,推动电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